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

机器学习优化Rh基因分型,提高镰状细胞病患者输血安全

时间:2025-10-20来源:浙江省血液中心作者:翻译:郑维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审核专家:王拥军

 

近日,《Blood Advances》刊登了一项重要研究。该研究通过机器学习技术优化了Rh基因分型工具“RHtyper”,使其能够更准确地利用全外显子测序(WES)数据进行Rh血型基因型分析,从而显著提高了输血安全性。

Rh血型系统在输血医学中至关重要,尤其对于镰状细胞病(SCD)等慢性贫血患者而言更为关键。然而,由于非洲裔患者Rh基因多样性高,传统血清学检测难以识别部分变异型Rh抗原,导致输血中仍可能出现免疫排斥反应。研究团队此前开发了基于全基因组测序(WGS)的自动化分析算法RHtyper,能高精度预测复杂的RHD和RHCE基因型。本次研究则聚焦于更具成本优势但数据分布不均的WES,利用机器学习对算法进行调整和训练。

在包括396例SCD患者和3030例癌症幸存者的两大独立队列中,优化后的RHtyper使WES与WGS预测一致性显著提升:在SCD队列中RHD基因型一致率达97.2%,RHCE达98.2%;在癌症幸存者队列中RHD达96.3%,RHCE达94.6%。这一进展为Rh基因分型的精准医疗应用奠定了基础,可帮助医疗机构在血源有限的情况下更高效地匹配供血者与受血者,从而降低免疫反应风险。

研究者指出,未来这一方法不仅可推广至更多血型系统(如MNS血型),还可用于血库和供血者大规模筛查。随着全外显子或全基因组测序在临床逐渐普及,RHtyper有望成为常规输血前基因匹配的关键工具,显著改善镰状细胞病等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安全与预后。

 

原文链接:Machine learning to optimize automated RH genotyping using whole-exome sequencing data | Blood Advances |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

翻译:郑维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

审核专家:王拥军


点击进入:英文原版PDF查询下载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