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倡导者必先行】热血铸大爱 丹心献真情——记一位血站人二十余年的奉献历程
血站的工作平凡而琐碎,却责任重大。无论是酷暑严寒,还是节假日,血站人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,只为确保血液的安全供应不间断。
血站人不仅是血液采集、检测、制备、供应的专业技术人员,更是临床用血应急保障的中坚力量,只要身体条件允许,每个人都会成为一名固定的无偿献血者,无需动员,他们总会适时地挺身而出,主动伸出手臂,以双重身份默默守护着无数人的生命健康。
无偿献血不仅是爱心的体现,更是生命价值的升华。每一次挽袖都是对生命的致敬,每一滴热血都是爱的传递。而血站人,则既是无偿献血事业的推动者,更是无偿献血的践行者。很荣幸,我也是这个荣誉集体中的一员。

刚参加工作时我从事外采工作,那时候,各方面条件远远无法与现在相比。炎炎夏日,车内如蒸笼,工作服能拧出汗水;凛冽寒冬,持针的手指冻得僵硬麻木。但为了保障临床用血供应,我们必须迎难而上,与星辰为伴,与风雨同行,凌晨五点的晨光陪伴我前行,深夜车窗外的灯火记录着我的奔波。
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二十年前去定州市南木楼村的采血任务。凌晨五点出发,20来人挤在依维柯小客车里,颠簸了三个半小时。好不容易到了采血点,没想是一片地,连简易的棚子都没有,“方便时”只能大家一起去,在远一点的野地里,通过人墙遮挡。见我们到来,村民们立刻自发行动起来,帮我们搬器材、抬桌子。当时虽是初秋,正午前后的气温还是有些高,但前来献血的村民却都自觉排好队,安静等待,秩序井然。大家顶着日头,许多人已经汗流浃背,可一直到最后一袋血液采集完成,没有一个村民中途离开。那一幕,至今回想起来仍让我感动万分,环境虽然艰苦,但朴实的村民却让我们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。也是从那一刻起,我真正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深刻意义。
后来,我调到了机采科,岗位不同,但仍然是服务于广大献血者,工作中感人至深的场景同样随处可见——大学生组团前来的青春热血,夫妻结伴奉献爱心的甜蜜温馨,乡里乡亲坚持献血的一片丹心。我目睹过患者家属着急等待的焦虑目光,也见证过垂危的生命因及时输血而焕发生机的动人时刻……所有这些,都是激励我加入无偿献血大家庭的动力所在,不断坚定着我奉献热血的初心。
如今,在这条奉献之路上,我已默默前行了很多年,一袋袋殷红的血液背后是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守,更是对生命的无限敬畏与热爱。每当想到自己的血液可能正在某个陌生人的血管里流动,延续着生命的希望,我就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。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在我的影响下,妈妈,婆婆,丈夫以及好友纷纷加入了献血者队伍,成为我工作的坚强后盾。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,作为采供血工作者,我们不仅要做业务上的能手,更要成为无偿献血的宣传大使。只有唤醒更多人的爱心,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,才能形成保障临床用血的长效机制。
血液是生命的礼物,每一滴热血,都能浇灌出生命之花,而我有幸成为这份礼物的传递者,只要身体允许,我会一直坚持下去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我们,用爱心和勇气,一起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无尽的温暖与希望,用热血和奉献书写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。
作者李丽,保定市中心血站机采科主任医师,自2003年至今,坚持献血22年,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、终身荣誉奖获得者。